首页>>论文写作 >> 写到期刊心坎里去,论文写作可以这样练

写到期刊心坎里去,论文写作可以这样练

时间:2024-03-23 21:30:09 undefined 点击:594

俗话说:“办事不由东,累死也无功”。论文写作与投稿,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就是作者作为乙方向期刊和读者甲方提供产品的过程。如何让这个过程更加顺利,则需要洞察期刊和读者的需求。在作者眼里,期刊是甲方;而在与评价系统和读者的关系上,期刊又是乙方,必须要满足这两者的需求。因此,理解清楚期刊需求的逻辑,有助于作者重新思考学术论文的写作。

1

评价指标:刊物需求的逻辑起点

不论是在日常教学中,还是在编读交流会中,都会强调选题的重要性,甚至认为再强调都不为过。之所以如此强调,一方面是与研究本身的逻辑契合,另一方面是期刊评价逻辑的要求。

研究本身的逻辑是要求研究问题必须是“重要性、创造性、可行性”等;期刊评价逻辑则是选题是否会被广泛传播、阅读、引用等,因为评价期刊质量往往与此相关,比如目前国内较为流行的期刊评价体系有“南大核心(CSSCI)”“北大核心”“AIM评价”等,他们的重要指标是刊物文章的“被引用率”。

这种“被引用率”的原理是认为文章的质量越高,被引用的数量和概率越大。在无人为干预的情况下,这种“数引用”很大程度上能够大概率反映期刊的质量高低,即与选题的“重要性、创造性”具有大概率重合性。

在这种逻辑下,作者在写文章时,不能只顾着自己能不能发,也应考虑期刊需求。

在编辑的角度来看,评价中心才是“达摩克利斯之剑”,让每个主编和编辑不得不全力以赴去把刊物办好。虽然在幕后,但他们不得不通过刊物的形式塑造刊物的“人设”。必须要通过刊物文章的呈现,在刊物评价指标上升的前提下,处理好与作者、读者之间的关系。

为此,期刊大概会做如下几个努力:

用规范性提升可引性。即通过规范的“报道性摘要”和“八股化文章”节约编辑和读者的阅读成本,将研究问题、核心观点、研究发现、研究结论等关键内容直接呈现,避免编辑和读者“做阅读理解”,从而让其他人找到“可引点”。

用热点引爆文章的传播性。某种程度上来说,传播性是期刊的生命,没有传播性的刊物只能是“废纸”。而要实现传播性,则需要满足读者的需求——获取新知识和智慧,或者寻求某种思维上的共鸣,解决解决当前热点社会问题和理论问题等等。那么作为作者,则可尝试结合社会热点寻找与专业契合的选题,从而增强选题的可传播性。

扩大解释范围与增强解释力。学科是存在“上下游”的区别,即上游社会科学的解释范围往往会比下游学科的解释范围更广,下游学科可能更面向现实和微观问题,因此更具有解释力。解释范围和解释力存在一定的张力,即一个理论很难同时拥有解释范围和解释力。解释范围则可以增加“可引面”,即不同专业的文章,不同研究面向的文,都可能会引用;而具有解释力的文章则更具有“可引性”,即在单一领域因解释力足够强,成为该领域“绕不过”的文献。

2

专项训练:逐条逐块练透

作者真正要练出来,并非一日之功。而应该是长期训练的过程,但是普通作者因缺乏编辑读者视角,加上平时不仅对学术期刊、学术规范等关注较少,而且缺乏专项训练,最后一写文章时候,就没有章法,一审就被认定为不专业。为了避免此类尴尬状态,作者应该从基本功上进行逐项训练,并且形成“肌肉记忆”,从而在写作的时候,未必写作非常优秀,但至少能够符合学术研究和学术期刊的基础性要求。

(一)基础规范训练:论文基本功

规范训练犹如练体育动作一样,需要反复训练,才能够形成稳定且规范的“动作体系”,除了让感官上优美之外,更多的是输出效果稳定。写文章亦是如此,规范性强的文章,往往能够“五官端正”“四肢齐全”“五脏俱全”。因此,要真正写好文章,规范性是基础,应该在如下五个方面进行反复训练:

1.提出问题的训练。不断根据自己的阅历和阅读提出一个学术问题,然后由同学或者老师不断纠正,或者自身按照研究规范的课本上的标准来检验提出的问题是否规范。一般来说,一个学术问题往往是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解释性和探索性研究,描述性研究等其他研究不在此类),通过解答这类“关系”来实现知识性的拓展,犹如形成数学、物理学那样“新定理”“新公式”。对标研究问题规范进行长期的训练后,或许能够非常规范地提出一个学术问题。

如大多数期刊的论文题目均以两个变量或者三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为题。大多不会超过3个变量,否则难以讲述清楚。除了标题的例子之外,在相对权威的期刊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引言后都有:

“本文回答…与…之间的机制/逻辑问题”

“为此,本研究聚焦于……问题”

“在……的背景下……的机制究竟为何?”

“……对……将如何产生影响?”等,

诸如此类的提问方式。

通过对权威期刊中提问过程、提问方式的模仿训练,或能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同时,也需要对照研究方法教材中的标准来判断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否标准、规范及质量高低等。

2.分析框架的训练。能从众多文献中,寻找出适合分析自身研究问题的分析框架。这里大多是考验文献综述的能力,即借助多重理论的综合,最终提出新的分析框架、研究视角。分析框架和研究视角,是对研究问题中的各要素(变量)进行测量,以及各要素之间存在的类似于“原理”“定理”型公式。最后形成“尺子”去“测量”要分析的问题。

“基于……视角”

“综合现有理论,本文尝试从1.……;2.……;3.……层面对……问题进行梳理”

“借用……理论,从……角度对……进行解构”等,

都是分析框架的标志。

前文的文献综述是找到“尺子”的过程,而这些“视角/角度/理论”则是他们分析问题的“尺子”。当然,还有通过采用“流程图”“流程表”等形式直接呈现出具体的分析过程,从而让读者能够清晰把握全文的分析逻辑思路。

3.分析问题的训练。能够用分析框架把提出的问题分析明白。分析框架是把现象、过程按照分析框架中的“标准”“尺子”逐一“测量”,从而得出研究发现,形成研究结论。特别是在分析问题中直接将社会现象(事件、行动)发生的机理用小标题或者首句直接点出,在研究结论中每段的小标题或首句均要高度凝练的总结。

如小标题中采用:

“……转入……状态/机制”

“……进入……”

“形成……”

“从……到……”

“开启……”

“……促使/促成……”

“……增加……的风险/强度”。

用动词,提升小标题的动态感和凝练感。

同样,在内文分析时,也需要这种考虑,增强内文的动感。使读者特别是引用者可以直接看到分析的脉络感、逻辑感,吸引读者进行进一步阅读,有助于提升引用。画“流程图”“思路图”,列“思路表”等可使分析问题更清晰,也是一个好的训练方法。

4.写故事的训练。能够将故事写明白,把问题的前因后果写清晰。特别是社会科学类的质性研究时,必须能够把观察到的现象、故事深描清晰,且具有一定的可读性。比如养成日常生活记录、写社会评论、专业评论的习惯,或许能在未来写作中“下笔如有神”。

5.语言训练。语言训练应是和阅读一起的,不断有高质量的输入,才能有较高质量的输出。一旦长期不阅读书籍和文章就来写文章,往往会让语词干瘪不生动。因此,如果以学术为业,则需保持日常高质量输入——如阅读经典著作、前沿和权威的文献等;同时保持做好笔记,以备不时之需。

这些训练应该是学术写作的一些基本功,训练好了基本功,或许能够写出一篇较为规范的论文,至于能否真正发表好,还需要在选题和理论功底上下功夫。

(二)提出热点问题专项训练

在社会科学领域,能够大火的文章,往往是紧跟社会热点。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可以尝试:

1.从时政热点中提问。即紧跟中央的文件和新闻,他们提出的主题不仅是中央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各级政府,甚至企业、社会组织都急切关注的议题。如前几年的“精准扶贫”“防疫”和现在的“共同富裕”等,都是几年内的大热。除了这种大热之外,还可根据重要新闻媒体的报道,寻找到与专业相关的热点。

2.从社会热点中提问。需要时常对社会事件,社会需求保持敏感性。从热点的社会事件中,找到专业解释的路径。比如在各大网站、新媒体中出现的热点问题,微信公众号文章、微博热搜、知乎热搜上面的热门文章,均可能成为较热门的选题。这种热点议题有“三和大神”“躺平青年”“Z时代”“县城女青年婚恋”等,不仅是一个热门的社会话题,也是热门且可读性很强的学术议题。

(三)专业理论洞察力训练

1.专业热点。专业热点则需要通过对当前专业内的动态保持关注,特别是要坚持阅读本领域的权威刊物,培养对专业前沿的洞察力。即让自己时刻沉浸在行业研究的前沿,而非关注专业的偏僻路径,正如“没人种的土地很可能是没法长出果实的土地”。

2.理论积累。阅读经典永远不会错,只有保持经典的阅读,才能保持写作的理论深度,形成理论对话。缺乏理论对话的文章,在学术期刊上往往会被认为缺乏理论深度,使文章在初审时候就容易被毙。为此,作者应该长期保持理论更新和阅读,特别是对自己关注某一领域的理论长期跟踪,以保证自己在写作时候,总在理论最前沿。

3.平衡解释范围和解释力。很多选题之所以失败,往往是在宏微观议题的选择上,过于宽宏、细微均不可取。特别是对于年轻学者而言,较为宽泛、宏观的议题往往缺乏必要的理论驾驭能力和训练基础,写出后容易走向言之无物的空洞境地;而较为微观的议题,往往又被认为研究的是一些细枝末节,甚至是不怎么重要的议题。而要平衡这二者的关系,则需要平衡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关系,避免“细致入微”到无理论对话,显得是一项日常化、普通化的“研究”;也要避免“宏大叙事”落不到现实,落不到理论对话,导致空泛。这里的平衡方法或许是,不论微观还是宏观议题,都要形成理论、现实对话,否则都会陷入被动状态。

3

小结

在刊发市场中,论文同样是一个学术商品,其市场受欢迎度是由“规范性”“传播性”“可引性”等指标确定,规范性是“质量合格的基础”,传播性是引用发生的前提,被引用则是产品最终销售成功的结果。不论是学术写作教材还是期刊要求,他们的逻辑出发点都是提高论文(产品)质量。既然有质量指标要求,那么作为作者训练时,应该可以尝试“对标对表”“分模块”训练,最终提升整体质量。亦可结合小编之前刊发的《如何站在编辑和审稿人的肩膀上写文章?》一文,一起阅读和训练。

作者 | 白方文

编辑 | 赵明

审核 | 梅思平 萧睥

《写到期刊心坎里去,论文写作可以这样练》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最新文章

猜你喜欢